首页 > 旅游 >>正文

超预算、改名目、瞒支出 各地三公经费使用多“猫腻”

原标题:各地三公经费使用多“猫腻”

  据新华社济南8月11日电 截至8月上旬,山东、湖南等12个省区公布了2013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记者梳理发现,虽然各地三公经费总额明显下降,但超预算、改名目、隐瞒支出、向下属单位摊派转嫁费用等违规花样仍层出不穷。专家认为,应细化预算内容,继续重拳铲除三公经费里的“猫腻”。

  三公经费治理“按下葫芦起了瓢”

  2013年,我国各省区市的部门均公布了部门三公经费预算,并承诺进一步缩减三公经费支出。各地审计报告显示,多个省区三公经费下降幅度接近或超过两成。例如,山东省50个重点审计部门单位2013年三公经费支出比上年下降15.4%;安徽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三公经费支出比上年减少756万元,下降27%。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说,中央八项规定,反四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公众和公共舆论的压力增强等都对三公经费透明、压缩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成效喜人,但问题也依然忧心。记者梳理各地审计部门发现,虽然大部分部门压缩了三公经费,但仍有不少部门超预算现象依然突出,可以说是“按下葫芦起了瓢”,屡禁难止。例如,审计发现,山东有17个部门单位公务接待费超出预算102%。其中山东省建材协会公务接待费预算2万元,实际支出24.88万元,超出预算1144%。

  三公经费违规使用“猫腻”知多少

  近年来,我国多次对机关事业单位三公经费使用和公开作出明确要求,强化三公经费预算执行管理。但记者发现,多地仍存在规避管理和违规使用三公经费的现象,乱摊派、改名目、转移支出等手段成为一种不足为外人知的“学问”和“猫腻”。

  ——违规支出。河南等省区审计发现,部分单位未严格执行车辆维修定点制度;广西南宁市交警支队所辖13个交警大队2013年车辆燃料费支出控制不够严格,高出正常水平。

  ——隐瞒转移支出。广东有9个部门单位在其他费用列支公务接待费用,涉及金额123.1万元。

  ——借用、占用下级车辆。河南等省区审计发现,部分单位存在借用其他单位车辆的问题。广东有13个部门单位违规长期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车辆66部。

  ——摊派费用。云南省交警总队近三年在关联企业和下属单位摊派购车费用584.52万元,配公务用车19辆;湖南也审计发现,个别单位将费用转嫁企业或下属单位。

  ——巧借名目。云南审计发现,3个部门因公出国(境)未纳入年初计划,未经相关部门批准,利用项目经费、课题经费等,持因私护照出国(境),脱离相关部门监管。

  ——混淆视听。四川审计发现,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等单位未按经济分类设置明细会计核算科目,难以分清三公经费等各类支出金额。

  根治顽症需重拳破解“雾里看花”

  专家认为,根治违规使用三公经费的现象,仍需继续提高使用透明度,避免“雾里看花”。

  东部省份一位基层财政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三公经费实行严格管控和公开制度后,“钱袋子紧了,一些单位就将手伸向下级单位或者企业,或是变换名目在会议费里面支出”。

  对于“向上难伸手,向下招招手”等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查研究室副主任吕艳滨说,三公经费转嫁给企业和下属单位也反映出部分地方“政企不分”现象突出,部门利用权力将协会、企业等变成“摇钱树”,企业、协会和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除了避免“向下招招手”,一些专家认为,应严格违规问责。吕艳滨说,审计报告里面出现的各种三公经费使用“猫腻”反映出,三公经费使用绩效管理和违规使用的行政问责仍不到位。

  背道而驰(漫画)

  记者10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获悉,近期自治区对来宾市政协变相公款旅游问题进行了检查。

  自治区通报称,经查,2013年6月至12月,广西来宾市政协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先后组织由政协副主席带队的8个课题调研组分11批次赴外省调研,其中10批次与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各组均不同程度存在超调研内容和行程到景区景点旅游,或以调研为名变相公款旅游等问题,构成挥霍浪费错误。

  经自治区常委会议审议,决定分别给予来宾市政协副主席韦凤光、黄剑桥、蓝凡华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来宾市政协副主席毛裕玲、莫帮福党内警告处分;给予来宾市政协副主席何美媛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来宾市政协副主席潘启优、韦文智行政箭处分。给予来宾市政协主席景宪法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去其来宾市政协主席、党组职务。对参与调研考察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款旅游的费用予以收缴,上交国库。 新华社发

 

媒体传播网www.mtcb.cn)中国传播门户网站!(媒体传播网-传播价值)

资讯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