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正文

高端消费品市场现转折点 寺库融资1亿美元

原标题:高端消费品市场现转折点 寺库融资1亿美元

  7月末某一天的北京,天气时阴时晴,云团快速地在上空聚合移动,正在为一场预期中的雷阵雨积蓄能量。

  寺库CEO李日学看着窗外的天气变化,他过去多年的创业,也经过了类似的一个积蓄能量的过程。

  在李日学看来,奢侈品电商平台寺库创业的前6年只是解决了企业生存的问题,“组建多元化的人才团队,奢侈品鉴定、养护业务的设立,在各地开设线下实体会所等,都是为了积蓄资源在合适的时间找到企业的转折点。”李日学说。

  眼下,李日学觉得找到了这个点。不久前宣布的新一轮由华人文化投资基金领投,总规模超过1亿美元的融资,不仅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奢侈品及高端时尚电商领域最大的一笔融资额,而且也将是寺库发展的转折点。

  “这笔融资我考虑的不是追求数目有多大,而是需要的资源有多少。”这是寺库在日前宣布新一轮融资后,李日学首次面对媒体开腔。他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强调,“如果经过3~5年后再来看现在的话,这次的融资事件或是高端消费品市场的转折点。”

  李日学觉得,行业竞争就是谁能更早地感知、预判并作出反应,谁就能占得先机。

  他举了个例子,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2012年8月京东与苏宁的价格战已经让传统家电行业发生了深刻的裂变,那就是消费者已经认识到去网上买家电是件很正常的事情。李日学认为这种转变就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大爆发力量。

  不做奢侈品电商

  李日学经常跟人强调,寺库不是一家做奢侈品的电商,而是一个为高端人群服务的平台。

  虽然他并不避讳寺库是从奢侈品售卖开始来切入高端消费人群。

  事实上,奢侈品巨大的消费体量以及消费需求,曾一度让奢侈品电商的概念被投资界看好,而从2009年开始也确实有大量的资本涌入这个行业,但李日学却从一开始就不看好单纯的奢侈品电商。在他看来,销售买卖这个举动只是一个表象,他的目标是要借此锁定这部分人群,围绕他们搭建高端消费服务平台。

  为此,在那段行业风光的时间,寺库在业内并不出挑,甚至没有过多地被投资人所关注到,李日学说,那段时间自己基本就是在闷头干活,当时的他只是想着如何把这种奢侈品销售的新渠道搭建完成。

  直到2011年下半年开始,由于货源、渠道、资金等问题的接连暴露,不少业内企业转变商业模式,甚至也有部分企业宣布清算倒闭。

  但与此相反的是,从那时起李日学觉得才是寺库真正的起步,在他的脑海中,一直认定寺库是从2011年获得IDG资本给予的A轮融资开始发展起来的。他告诉记者,对于寺库来说,这是一笔加速发展的资金,让当时的企业有资金在北京开设了第一个1500平方米的库会所,将体验、鉴定、销售、养护的这些线下功能都得以充分展示。

  “在我的平台上卖出多少个LV包、多少只劳力士手表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围绕高端消费人群的各种生活场景搭建服务体系,把符合这个服务体系的产品、服务都纳入进来。”这是李日学在获得新一轮融资后的计划之一。

  那么他的底气到底从哪里来?手握300万的注册用户,线上平均客单价达8000元,线下实体店平均客单价为15000元,去年交易额超10亿元,李日学相信这一连串的数字会是基石。“做平台是一开始就想好的,虽然中间一些方向性的东西在不停地调整,但就好比一个小孩子要经历从小学到大学的求学过程,大方向是不变的。”

  引入口搭平台

  在他看来,互联网发展对消费习惯的改变影响巨大,但在高端消费部分,如果网上单纯只是便宜,对于企业来说反而不会是优势,如果只是价格导向,有促销的时候吸引到了消费者,没有促销的时候就不来了,最终获取的不会是主力高端消费者,没有附加的东西很难延续市场。

  李日学说,这就是为什么从一开始他坚持把鉴定业务作为寺库核心的用意。“做高端消费服务,信任是最重要的。”李日学说,“做奢侈品鉴定,之后做寄卖,再做售后养护,都是为了打造一个信任的平台。”在他看来,这是一个让消费者接受行业、打开行业入口的敲门砖。

  而在模式的设定上,李日学想得很清楚,寄卖是一个代销的行为,不需要自己垫付资金,能让寺库做到低库存,不存在滞销影响现金流的问题。此外,每个线下会所的固定投入成本大概在几百万元,再加上一个奢侈品养护工厂的建设,他觉得这些硬件的投入远比砸几千万元广告费来得少且有效果得多。

  李日学深信,一旦这个信任的根基够深,那么之后平台延伸的想象空间就会足够大。据他透露,奢侈品鉴定评估业务很快将被统一划入认证中心,这其中会衍生出包括鉴定、检测、估价等多种服务内容,借此设定服务标准,搭建行业服务体系。

  “以后但凡符合认证中心标准的商品或行业都可以纳入到这个平台里面来,除了奢侈品外,比如酒店、旅游等行业资源都可以被整合进来。”李日学说,“我们要做的是一个为行业服务标准化解码的工作,让介入这个平台的不同行业形成流通性,就好比我们负责把路修好,让大家都能顺畅地在路上行驶。”

  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寺库已从早年单一的箱包品类延伸到手表、珠宝、钻石,去年还开通了豪车频道及飞机频道。但是李日学也向记者强调,在这过程中把握节奏很重要,“我们卖了3年的箱包才开始卖手表,原因就是希望把一个品类做深做透,搭建好标准体系后再投入下一个。”李日学说,“豪车的业务我们也已做了1年了,但现在没有大投入,关键在于现阶段还没有把标准体系整合好,其实很多品类都可以扩,但绝对不会一下子爆发,肯定是按着节奏来。”

  李日学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水到渠成,在他看来,要想在各个关键时间节点都能够闯过去,调整速度很重要,想清楚自己要哪些资源,去弥补哪些短板。比如他举例,眼下互联网技术应用研发是企业的短板,还有对时尚、品牌文化的理解也并非企业的强项,据他透露,新一轮融资后的部分资金将通过一定的并购行为来弥补上述短板的缺陷。

  不容回避的是,奢侈品全球化流通的趋势已日趋明显。根据贝恩管理咨询公司的《2013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中国消费者每年花费3500亿元购买奢侈品,其中约三分之二在海外购买。

  李日学明显感受到,国内高端消费人群的购买习惯已经从国内走到了国外,这部分人群对于应该去哪里买,通过什么样的渠道买已经形成了自我认知。李日学觉得寺库需要尽快地开拓全球市场以顺应这种消费习惯的改变。目前,寺库在米兰、纽约和巴黎的会所已在筹备中。“未来日本的消费者可以在美国寺库的官网上买东西,美国的消费者也可以在寺库中国的线下会所消费,这会是一个交叉进行的平台。”

 

媒体传播网www.mtcb.cn)中国传播门户网站!(媒体传播网-传播价值)

资讯标签:

分享到